西北军将士经白沟大败、种师道被罢职解甲后。士气一落千丈。
都统制刘延庆资历不够,战绩一般,尤其严重的是,他从没有担任过大军统帅,更没有指挥过大战尤其像这种规模的会战。刘延庆之所以在西北军中步步高升,不是因为战绩出众,而是因为他愿意抱大腿,而且还抱对了大腿。他和童贯地关系非常好,但在西北,关系好没有用,做为地方率臣,你还要会打仗,可惜刘延庆没有这种本事。他很有自知之明,我没有这种本事我就跟在后面混,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嘛,结果他如愿以偿,拿到了武人的最高勋职节度使。
西北地大多数将门鄙视刘延庆这种人,也不齿和刘延庆为伍,而刘延庆也不想激发矛盾,他和他的家族还要在西北混啊,所以他很低调,谁也不得罪,日子一直混得很舒服。时间总是在慢慢流逝,刘仲(本书转载武老得不行了,回家了,刘法战死了,种师道被责令致仕了,姚古远在陕西戍守西北,于是刘延庆想低调都不行了,他极度不愿意地走上了北伐军统帅地位置。刘延庆仰天长叹,自己的好日子终于到头了。
一帮西北悍将根本不给刘延庆面子。对于刀头舔血地人来说,你若想折服他们,就得靠本事,没本事你就不要去招惹他们。刘延庆偏偏犯忌了,本事不大不是他的错,出任北伐军统帅也不是他的错,但你不能挖坑害人,把人害死了,招惹了人家,那就是你的错了。高世宣是什么人?西北高家的子弟,开国元勋开平王高怀德之后。杨可世什么人?他的祖上曾是种世衡、种谔父子的部下,到了种师道这一辈,两家更是亲密。西北将门互相联姻,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坐在一起轮辈份,都是亲戚,由此可以想象,刘延庆这次得罪了多少人。
刘延庆到了良乡就不走了,原因就在如此。他拿什么和辽军作战?二十万大军基本上都是摆设,抢功领赏一个赛过一个,但打仗杀人的时候却逃得比兔子还快。能打仗的西北军人数少,西京偷袭又葬送掉六千精锐,还剩下多少?而且刘延庆又把西北将领全部得罪了,这仗还怎么打?
所以董耘在信中恳求刘,不论你用什么办法,务必督请李虎攻克居庸关,杀进燕京,否则后果难以预料,大家有可能一起完蛋。
事情严重到这种地步,这是刘没有想到的,但代北战局同样出现了很多变化,虎烈府的军队目前也是两线作战,李虎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刘无奈之下,只好把这封信拿了出来。他想告诉李虎幽燕战场的现状,让李虎做出选择。燕云是一个整体,从虎烈府的生存来说,若想在代北立足,则必须拿下幽燕,舍此以外,别无它途。
董耘这封信不可能写得很直白,刘对北伐军的事也是心知肚明,董耘只要点到即可,所以刘最后还是决定把这封信拿出来,他只要让李虎知道幽燕局势严重就可以了,他哪里知道李虎早就从无颜、马扩、李纲和宇文虚中的嘴里获悉了太多的秘密,这份信在李虎读来,根本就是读到了北伐军的机密。
李虎把信递刘,轻轻叹了口气。老爹的预言果然准确,宋军两次北伐都失败了,目前看来,若想拿下燕京,必须调集更多的军队,虎烈府看样子不得不放弃争夺云内了。
“使相,请你慎重考虑一下。”刘恭敬地说道,“从目前形势来看,使相必须把主力调过来,如此可确保拿下燕京。”
李虎点了点头,“我会认真考虑的。”
刘走了,李虎一个人坐在地图上,想了想去都下不了决心。他对董小丑和毛军都非常信任,既然两人都认为先在代北立足为好,而且两人正在和夏军作战,此刻改变策略显然不对,但宋军显然短期内无法拿下燕京,现在正是自己夺取燕京的最好机会,如果错失了,后悔莫及啊。
就在他无法决断的时候,黄涉、原野匆匆而来,“总帅,罗帅来书,董帅和毛帅不经府司同意,擅自率军撤出了云内。”
“撤军了?为什么?”李虎惊讶地问道。
黄涉把书信递给了李虎。李虎看完书信,头都大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值此关键时刻,大同竟然内讧了,府司为了集中兵权,竟然借此机会向军帅们下手了。
“总帅,董帅和毛帅的撤军理由实在没有说服力。”黄涉看到李虎脸色难看,小心翼翼地说道,“府司说他们擅自撤军,说他们骄横跋扈,这个也没有错误。”
黄涉其实也想进一步削弱和限制军帅们的兵权,早在辽西的时候他曾和李虎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李虎一口拒绝了,这次他想趁着这个机会,再次怂恿李虎削弱军帅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