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黄金屋

繁体版 简体版
1818黄金屋 > 中外英雄传 > 第二十章 翻边战术

第二十章 翻边战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山东《大众日报》于十一月十五日专门发表题为《庆祝滨海区我军反“蚕食,”大捷》的短评。

十一月中旬,参加反“蚕食”战斗的教导二旅、第五十七军独立旅及海陵县政府、群众团体召开盛大的军民祝捷大会,到会两千余人,教导二旅政委符竹庭、第五十七军独立旅参谋长管松涛、友军第一一一师孙旅长、滨海区抗敌自卫军主任高赞飞等均在会上讲话,热烈庆祝反“蚕食”大捷。十一月十七日,海陵县召开全县士绅名宿座谈会祝贺胜挂利。

杨风鸣因参战有功受大会表彰。

陈士榘在会上发言说:“海陵反‘蚕食’战役,意义十分重大。它不仅有力地配合了沂蒙军民的反‘扫荡’斗争,打击了日伪的‘蚕食’活动,保卫了海陵和滨海根据地,更重要的是向抗日军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证明了敌人是虚弱的,日本侵略者的兵力分散且严重不足,伪军战斗力薄弱且情绪低落,这是敌人无法克服的致命弱点。”

“对!”教导二旅政委符竹庭道。

“我们只要抓住敌方这一弱点,选择适当时机,积极开展边缘区、敌占区的游击活动,地方武装与主力部队相配合,组织有利的战役攻势,给敌人迅猛的打击,任何‘扫荡’和‘蚕食’都一定能被粉碎。”陈士榘道。

当时,由于一一五师刚到山东,根据地狭长且很小,当时形容根据地为“东西一条线、南北一枪传。”也就是说,遇到敌人时根本就没有回旋余地,如果仍按照内战时打运动战的方法,就难以突破敌人的包围。

因此,罗荣桓同志就提出了“翻边战术”,即把主力部队不是设置在根据地的腹部,而是部署在靠近一路敌人的根据地边沿地区。当敌人开始“扫荡”时,不是“敌进我退”、“诱敌深入”,而是“敌进我进”,即在弄清敌人特别是当面之敌的动向后,趁敌人包围圈尚有较大空隙时,选择敌包围圈薄弱处,跳出根据地,“翻”到敌人后方去,袭扰敌后方,打乱敌之部署,以达到粉碎敌“扫荡”的目的。

据说,这种战术刚刚提出时,许多不了解情况的人都不理解,因为**说是“敌进我退”,并没有说过“敌进我进”。

有一次,在总结经验时,罗荣桓将此总结为“敌进我进”,并把这一做法写下来。当时的大众日报社社长陈沂刚看到时,以为罗荣桓是笔误,就将其改为“敌进我退”,罗荣桓看了后,又改了回去,并解释,山东的根据地太小了,又不稳固,无地可退,所以敌人来了,他后方肯定就空虚了,那就到他后方去。

在一九四二年罗荣桓正式提出“翻边战术”后,又在日伪军合围鲁中根据地之际,“翻”到滨海南部,组织了海陵等到战役,连克海陵等到地粉碎了敌人这年冬季大“扫荡”。**在了解这一情况后,对这一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高兴地说:“这个‘翻边战术’不是战术,而是战略。太好了!请大家要好好地推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