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无论刘让怎么向杨延昭打听这个人等到的答复都是无可奉告,这让刘让觉得无比的遗憾,在刘让想来如果能够得到这个人帮助的话他即将在燕云展开的施政将变得无比的顺利。
不过即使是这样,刘让还是顺利的在燕云开始了自己的计划,因为他知道皇帝之所给了他如此大的权力可不单单只是为了实行一个小范围的南北官制度,肯定还有更大的野心要让他刘让来实现。
其实在刘让入主燕云的时候,整个燕云的环境已经十分利于他治理了,因为赵惟吉利用先前刘让所献的策略将燕云的整个内部环境整个都整理了一遍。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来提一下刘让之前为赵惟吉所献的政策。这个政策用赵惟吉的话来说就是打土豪,分田地。
在刘让之前的计策里,为了能够得到燕云当地的汉人的支持,刘让给出的办法就是给他们田地。
燕云不像中原,在中原由于初步的工业化的开始,使得耕地对于百姓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但是在燕云就不一样了,由于还在辽国的治理下,所以对于一般平民来说能够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还是有着相当的吸引力的。
而刘让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从而提出了一套以打土豪,分田地为核心的计策。不过虽说是打土豪,但是刘让也没用通过暴力将土豪们都赶出燕云。
在这个时代的人都知道世家大族到底有怎样的力量,这些燕云的世家大族即便在契丹人的统治下照样混得风生水起。
而且作为西京留守的刘让也与这些大族们打了多年的交道,他自然知道要处理这些大族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
不过正因如此,他也知道这些大族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那些燕云大族想要的是什么?是符合自己家族地位的政治地位。虽然字武周之后,世家大族在朝廷中的影响力开始逐步的被削弱,但是没有人敢真正的忽视这些大族能够产生的力量。
也正因如此,中原的世家大族们仍然有着不错的政治地位。但是这仅限于中原的世家大族。
北方燕云的大族由于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受到契丹人的统治,所以他们的抱负一直得不到施展。
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仅对于汉人适用,对于其他民族同样适用。在辽国政坛像韩德让这样位极人臣的汉人实在是太少了。
正是出于这一点,刘让给了赵惟吉一个建议,让赵惟吉用部分的官位向北方燕云的大族换取这些燕云大族对于燕云诸州的土地利益的部分出让,使得这分田地的计策能够实施下去。
而赵惟吉也接受了他这个建议,正在进行官制改革的赵惟吉恰好需要一些新鲜的血液补充进朝廷,这也就有了当刘让入主燕云以后,摆在他面前的政治局面就已经很有利了。
正因为燕云内部有了极其有利的政治环境,再加上皇帝赵惟吉的鼎力支持,刘让在初步完成了大宋的南北官制度之后,开始了一条绝户计的事实。
这条绝户计便是挖空辽帝国的根基,让辽国这座大厦变成一座空中楼阁。
刘让从萧齐的口中得知道一件关于辽帝国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虽然辽国立国过百年,并且这些年来在韩德让的主导下也向中原那样进行了一定的集权化,但是这个国家毕竟是由游牧民族所建立的。部落仍然是这个国家的主体,既然部落是这个国家的主体的话,那么这个国家的人民肯定会将部落的利益放在国家的利益之前,就像中原的大族把家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一般。
基于此,刘让设计了一套从契丹内部挖角那些边缘部落的计策,他让这些还生活在燕云的契丹人去联络那些边缘生活的比较惨的部落。给与他们一些优厚的条件,让他们往燕云迁徙。
自古以来便有游牧民族向内地迁徙的传统,再加上燕云战事以后,两国进入了一个暂时和平的时期,这也让这些向内地迁徙的部落们的心理少了一份负罪感。
再加上老天爷的帮忙,一场超级雪灾在冬天袭击了大半个辽国,冬天冻死的牲畜无以计数,再加上失去了燕云使得辽国朝廷也拿不出那么多的粮食来赈灾。
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连活命都没法保证的部落更是完全无法抵挡来自宋廷的诱惑,大批量的往内地迁徙。
这就使得刘让的这条政策居然在短时间内便展现了惊人的效果,让已经处在内外交困的辽国朝廷更加的困难。
而辽国的困境还远没有结束,就在这年的年末,一个庇护了辽国多年的人离开了人世,一代传奇女性辽国承天太后萧绰撒手人寰。
随着萧太后的去世,辽国的大地震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