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刘霄真的有些吃惊,一下子想起徐州刺史郗愔的从高平莫名其妙退兵的事情来,当即问道,“何解?”。
“整件事情皆是桓温一手策划的好计谋!”,褚歆细细替刘霄讲述起原委。原来进入今年八月,燕国国君慕容俊染病,再加上慕容俊好大喜功,病前一直在国内大肆征召士卒,号称要在燕国建立起一百八十万雄师,西征南讨,与西边的秦国和南面晋国争雄,进而一统天下。未料强行征召之下,户籍青壮锐减,导致民怨沸腾。
燕国国内的消息传到桓温耳中后,桓温当即大做文章,上表说此乃北伐燕国的大好时机,自请北上伐燕。朝廷忌桓温如虎,会稽王司马昱生怕桓温再立战功,急命泰山郡太守诸葛攸领兵讨伐燕国。
及至诸葛攸兵败,司马昱只得再命豫、徐二州出兵挡住燕国兵锋,可蹊跷在于,正当谢万救援洛阳的时候,徐州刺史郗愔却悄然无息的退兵了!事后上表朝廷说,突生急病,不得已退兵!联想到郗愔的儿子郗超为桓温幕府的参军,不得不让人怀疑是桓温所谋,借燕国之手,彻底除去谢家在豫州的势力!
“原来如此!”,刘霄刚刚平抑下去的怒气又冲天而起,大骂道:“桓温老贼,我与你势不两立!”。
“长度,勿怒、勿怒!”,褚歆连声相劝,心中却是一喜,估摸着火候已够,于是一片苦心问道:“先前在崇德殿中,太后如此说法,你现在可明白了?”。
“明贬暗褒?”,刘霄反问道。
“正是!”褚歆笑道,“太后作出如此姿态,是想掩天下人耳目,好叫蠢蠢欲动的那些人,自三表叔倒下后不再针对谢家,不再针对于你”。
这句话或许真的有那么几分道理,可能的确出自褚太后真心,毕竟谢家完全倒掉,对朝廷乃至晋国没有半点好处。只是说不通的地方也有,想那郗愔好歹为徐州刺史,权重一方,为何看上去好像对桓温言听计从,说让他退兵便退兵?仅仅因为有个在桓温幕府任职的儿子?
要知道,在桓温幕府中任职的多的去了,谢家有叔父谢安任长史、琅琊王家有王珣任主薄、太原王家有扬州刺史王述的儿子王坦之任司马,总之,桓温的征西大将军府中,当世大族子弟任职者,不乏其人。所以,刘霄以为,仅凭郗超那层关系,不足以让郗愔对桓温言听计从。
想到此处,刘霄便把心中这个疑问说与褚歆,不料褚歆听后呵呵一笑道:“我说长度,刚才我还跟你说,你尚不知为政之险恶。你问那郗愔为何听桓温的,无它,一个利字!试想,身边一个庞然大物倒下,旁边还活着的,多少也能分到一杯羹,仅此而已!别的不说,想那尚书左仆射王彪之,也算表叔好友了,趁三表叔兵败,也动起豫州的心思,前两天刚托了武陵王去向太后说项,想自己刺史豫州,又荐其堂兄王羲之接任尚书省左仆射之位”。
王彪之想任职豫州的事刘霄还真没听说过,没由来的,刘霄只觉心中一阵凄凉。
“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刘霄长叹一声后自语道。
见刘霄有泄气的意思,褚歆忙又温言相劝:“长度万不可气馁,你年不及弱冠,一切才刚开始。虽为政险恶,但好在你并不是没有帮手,今后万不可逞匹夫之勇!”。
刘霄看了看褚歆那张既熟悉、又陌生的脸,好像要把褚歆的内心看穿似的,口中却道:“幸得表兄提点,愚弟受教匪浅!”。</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