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舒,你是回家还是去哪里?我送你去。”得了站长嘱咐的女同志,走过来对清苓说
清苓忙说不用。
“这些东西不能全算我的,要是没你们和派出所同志的帮忙,我一个人哪里能找得到孩子的爹娘。”
清苓执意将赵氏夫妇留下的谢礼,分做三堆,自己挑了堆最小的,说这些就够了,说实话她也没帮啥忙,充其量带了两天娃。
“这已经是帮大忙了。要是没有你,我们这些人,未必搞得定一个小家伙。认人期的孩子最难带了。”女同志做为过来人,无比感慨地说。
“再者我们也收到谢礼了啊。你没来之前,站长代我们收下了,等他回来,一准分给大伙儿。这些,说是给你的,你必须收下。要不然站长回来问起,我没法跟他交代。走走走,天色不早了,我送你去码头,免得误了船。”
清苓一想也是,顾不得纠结了,背起竹筐、筐上叠大包袱,手里抱一个装着换洗衣裳的小包袱,再提俩网兜年轻夫妇的谢礼,剩下的一网兜水果和俩罐头,留给帮忙的女同志。
女同志推辞了一番,到底收下了。
这年头,无论水果还是罐头,都是稀罕物。
“别同志同志地喊了,我虚长你几岁,要是不介意,喊我陆大姐吧。”
“陆大姐!”清苓弯了弯眉眼,立马改口。
陆大姐藏好东西,转身推来一辆自行车:“走!我送你去码头。”
她踩着自行车将清苓送至渡轮码头。
“真不用送你过江啊?这么多东西,你一个人确定没问题?”陆大姐不放心地问。
“真不用。”清苓笑着道,“别看堆头大,其实并不重。”
陆大姐看她说话轻轻松松的,以为真是一堆光有体积、没实际分量的东西,便不再坚持,看着清苓登上船,才掉头回单位。
清苓上了船,收到一大波注目礼——都是冲着她手里的网兜来的。
“姑娘看着很脸生啊,是来这儿探亲的?”坐她旁边的一个小脚老太太率先问道。
清苓抽了一下嘴:“不是的大娘,我是雁栖公社的。”
“那就是刚从省城探亲回来的?看你手里提着的补品我就知道了!”大娘一副“我没猜错吧”的得意神情,“我儿子以前给我买过,说是只有大城市才有,小县城买不到的。”说完,可劲地夸了一番她那倍有出息的儿子。
船上的乘客一半被带歪了话题,七嘴八舌地唠起各家的姑娘、小子。
当然,仍旧有人盯着清苓手里的网兜瞧:
“我说姑娘,你家亲戚在省城当多大的官儿啊?”
“那个网兜里的是麦乳精是不是啊?艾玛啊,两大罐啊,这得多少钱……”
“姑娘,你是雁栖公社哪个生产大队的?有对象没有啊?”
“……”
船靠岸,清苓几乎是逃也似地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