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段爷,段爷。”齐书海笑着晃动两份军报来到段清风面前。
段清风正在盘膝打坐,闻听齐书海的笑声,缓缓睁开眼睛,微笑道:“书海为何如此兴奋?”
“据刚才绕道而来的军报所言,韩素发已经进攻成都府了。另外朱厚熜收缩战线,危逼陆寻的军队已经撤离了,与陆绎对敌的人马也都撤走了,朱厚熜是准备在成都府附近负隅顽抗困兽犹斗啊。另外,陆绎决定率军进军成都府,第一,咬住撤退的残明军队。希望在达到成都府前把他们消灭掉,防止残明形成团体,集团作战,从而加大大伤亡。另外也是阻挡敌人回援,给韩素发部减轻了压力。而陆寻则与我们相约。主动出击,共同吞下戚景通的队伍。这是陆寻来的一封信函,上面说戚景通的部队现如今定是粮草殆尽,论实力本就在我等之下,粮草殆尽军心涣散,论敌之内心。还未成殊死搏斗同归于尽之心态,此时乃是一举歼灭之上佳之选。”齐书海十分兴奋的说道:“这么说陆寻跟咱们的看法一样,我就说吧,这孩子有出息,都能和你段爷异口同声了。”
“陆寻的确不错。进步也很大,但还是太嫩了。”段清风说道。
齐书海听闻此言略感诧异,对陆寻的进步他是看在眼里的,虽说陆绎是姐姐儿子,若是争夺起太子之位的时候自己定要出力帮忙,但在政治上攻击陆寻的事儿齐书海是不会做了。男人要讲义气,陆寻对齐书海有救命之人,岂能如此背信弃义。而陆寻之高妙。早在他营救齐书海,看破俞大猷之计的时候就展露出来了,故此闻听段清风所言太嫩的了话。这让齐书海不禁好奇万分。于是齐书海道:“段爷请明示。”
段清风从盘膝状也不借力的就站了起来,面对看到此状有些目瞪口呆的齐书海笑了笑说道:“他与咱们是想的一致,却又不太一样,我想的共同行动并非共同出击,乃是咱们出击,陆寻依然坚守。两方夹死残明戚景通部。残明国力有限,十个关卡哪里能面面俱到。故此先前陆寻才选择了野三关这个坚关固守。现如今陆寻却太过年轻,立功心切。忘了原本的初衷。书海你看,若是他从野三关向宜昌推进,可还有坚关可守?必然无有,残明的实力在短短一年余日,先后要修建迷惑我们的荆门,又做大陷阱的长岭,以及翻身一仗的野三关,这三关就已经很是吃力里。他们还要发展国民生计,增强军备,研发武器,这么说来,朱厚熜的那点家底子哪里够用。故此其他关卡不光修造的简单,更是备有漏洞,以便戚景通回攻夺取。此一般可谓是一石二鸟之计,既可以节省钱财,又方便日后行事,不可不谓之高明。虽说死者为大不便批判,但实话实说,许洋若是细心一些,定能发现其中的端倪,从城墙的修建上就可以看出戚景通并非是真心想要抗敌。反常必为妖,自然就多加小心不会中计了。同理,陆寻亦是如此,他看破一切却依然心急难耐,失去了判断,故此我才说他太年轻了。”
齐书海挠挠头说:“还是没听明白。”
段清风道:“陆寻兵少,咱们兵多,戚景通为中,但陆家的兵马战斗力远高于残明兵马,所以正面交锋,陆寻和戚景通两方对敌可谓是实力相当,平分秋色。兵法有云,以己之长克敌之短是乃上策也。但陆寻并无太大优势,如此贸然出关推进至宜昌,虽是主动出击共同夹击戚景通,让戚景通感到了压力,但实则是用处不大。城池就那么大,两军相接的接触面也就这么大,所以咱们自己进攻和与陆寻一起进攻没什么太大区别。若是陆寻主动出击,戚景通定也会迎头而上,与陆寻短兵相接野外浪战或许还有一线生机,戚景通聪明无比,定会这么选择的。”
“原来如此,也就是说陆寻放弃了坚固的城墙做依托,放弃了现有的优势,打开了可以突破的缺口,这等同于给戚景通制造了机会。戚景通定会奋力一搏的,到时候士兵求胜心切,很可能会获胜,而原本实力相当的两人反而因为士气,成了戚景通更胜一筹了。这样理解对否?段爷。”齐书海道。
段清风点点头称道:“正是如此,陆寻这孩子性子急,立刻给他去封书信,点名其中道理,让他切勿轻举妄动。”
“他会听吗?”齐书海问道:“要不我写您的名字,我在孩子面前有过大败,这个不如您有权威.....”
“放心好了,陆寻虽然性子急,但也不笨,他看了之后定会明白其中道理的,再说你这个当长辈的也需要扳回一城,你说对不对?”段清风笑道:“仅写你的名字就好。”
齐书海一愣然后哈哈大笑起来,抱拳道:“那齐某就受之有愧却之不恭,就此谢过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