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黄金屋

繁体版 简体版
1818黄金屋 > 大明官 > 第六章 请借县志一阅

第六章 请借县志一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见那王魁一副不能置信的表情,方应物很是不爽,心中的傲气又被触动了。这明摆着就是认为他不可能在这条道路上出头,也太小瞧人了。便反问道:“怎么?王叔以为不可?”

王魁皱眉挠挠头,这个问题不好正面回答,所以旁敲侧击道:“贤侄不是不可以,但不知贤侄可否考虑过,这功名之路充满艰难险阻。其实等于一种豪赌,有钱人家不惜本钱固然无所谓。但不富裕的人家如果过于执着于此,很容易就血本无归,穷困潦倒。”

王魁所言,方应物岂能不知?不过他还没想得太长远,他的短期目标只是混个秀才身份而已,然后再观望下一步如何。

方应物不是凭空幻想,他也有他的把握。首先这辈子上了七年社学,接受了比较完整的古典教育,在社学里算是相对出色的一个;其次前生的记忆和见识还在。两者结合,起码具备了冲击秀才的可能性。

当然他最大的把握还在于周围这个“得天独厚”的环境。他在前世乃是饱读各种史料的人,他知道在明代有很多交通闭塞的穷困山区县,不但人烟稀少,而且文化教育极其落后,而他的机会就在这里面。

在这种地方,读书能读出头的人才真心稀少,甚至只要能写能写几句通顺文章,往往就会被地方官拉进县学成为生员秀才。虽然严格来说,程序往往很不规范,但教化一项关系到地方官的政绩,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据方应物观察,他身处的这个地方也是在崇山峻岭里的,大概就是上述这种生员录取率很高的情况。可以说,这就是方应物目前最大的底气或者说信念了!

如果他身处苏州、吉安这种最著名的科举强府,初级县试都有数千人报考的地方,他早就没信心了。那些地方真是千军万马独木桥,县学最终录取率常年低于百分之一,他凭什么和别人拼关系和文才?趁早另谋他路去罢。

但淳安县只是个山区小县,教育水平只怕连正常的县州都比不上。所以对于考秀才,方应物已经下了决心,无论如何必须去试试看,闯一闯那县试、府试、院试三关,不然这辈子都不会甘心的。

若真能考中秀才,这辈子的路就非常好走了。就算不能中举人,也可以做很多事,比如抄袭诗词士林扬名;比如熬资历成为老贡生,去国子监读书选官;比如依仗士子身份包揽词讼收取好处......

王魁摇摇头,仿佛看到了误入迷途的人,对方应物诚恳说:“贤侄听我一句劝,虽然只是秀才,但也是千难万险,你父亲当年废寝忘食的用功,然后再加上缴天之幸才得以进学,就这还折损了部分家业。你万万不可过于执迷不悟,在这上头孤注一掷荒废了自家生计。”

方应物觉得王魁的话不对头,简直是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别人是别人,但他可不是一般人!

他两世为人接受过七年古典教育、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教育、六年大学教育,具有明代政治史、社会史专精的明史专家!

虽然术业有专攻,他不是最擅长写八股、考科举的,肯定无法与全国顶尖的科举精英去竞争席位,但在这种山区小县考个秀才总该不难罢。

方应物遂傲然道:“不瞒王叔,放到文风鼎盛的大地方不敢说,在本县我对进学还是有六七成把握的,值得去试试看。”

他竟然敢说有六七成的把握?王魁听到后瞠目结舌,极度震惊道:“贤侄豪气干云,绝非池中之物也!壮哉,壮哉!”

方应物有些不可思议,这王魁的反应似乎有些过度了。

又见王魁抚须感叹道:“想我淳安县自李唐以来,科举鼎盛,人才辈出。我看过县志记载,历代至今出过二百名进士。

仅国朝定鼎以来,我淳安县就出过三十名进士,特别是自永乐朝起,几乎每榜都有两三名我淳安籍的进士。

而且现今当朝首辅商辂也是我们淳安县仁寿乡芝山人,在正统年间连中三元,更为吾县荣耀!

可那都是别的几个乡的,我们花溪两岸从未出过文魁。贤侄的勇气和胆量实在让我钦佩!可惜此处无有好酒,否则当浮一大白为贤侄功名之路壮行!”

二百?三十?每榜两三个?几滴汗水悄然的从方应物的额头渗了出来,他的心在流泪......

他居然不知道,淳安这样的山区小县,应该是教育文化很落后的,怎么会这样恐怖加变态?这不科学啊,让不掌握情况的他彻底判断失误了。

连中三元的商辂大神他是知道的,可忽略了商辂也是淳安人哪。

可叹方应物虽然精通明史,但也不可能穷尽浩如烟海的所有地方史志。过于自信的他,却没料到事物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而他所在的淳安县就是比较特殊的一个......

同时今生记忆支离破碎,住在深山村中见识也很狭窄,实在缺乏有关信息。

此时方应物已经木然的没有思维能力了,只想不顾体面的骂大街。

他以为开启的是容易模式,谁知是最困难模式;他以为用投胎到了鹤立鸡群的地方,谁知这默默无闻的不起眼小县居然是超级死亡之组。

开什么玩笑,全国每榜进士不过两三百人,每次都能有两三个淳安县的,这是什么比例?这是什么教育水准?

难怪王魁十分不看好自己去走功名之路,并非求瞧不起自己,而是县内的科举竞争已经是激烈到了惨无人道的地步,出头成神的概率确实太低了,偏偏自己一时气盛放出了六七成把握的大话。

县里若都是随便就能考中进士的读书人,那自己号称六七成考中秀才的把握,简直就是坐井之蛙、狂妄自大。

前途暗淡呐......方应物呆呆的坐在床沿,半晌无语。手中筷子不知不觉从手里掉了出来,恰好此时天上响起了一声春雷。

“正好好说话,怎么掉了筷子?”王魁奇怪的问道。

方应物擦了擦汗,“迅雷不及掩耳,受了惊动。”

王魁更惊讶了,“你这样无畏的壮士,也害怕打雷?”

方应物没继续谈论打雷话题,强撑住场面道:“低调,低调,关于我的事情不要传出去。先请借县志一阅。”

“哦,贤侄是想低调扮猪吃虎,以收一鸣惊人之效么,我很期待贤侄震惊全县的那一天啊。”王魁若有所悟道。

——————————————————

一个大章节,求几张推荐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