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黄金屋 www.1818kpd.info,最快更新大隋帝国风云最新章节!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种事对皇帝来说习以为常,但也要看对象,伽蓝和龙卫军对皇帝忠心耿耿,为皇帝舍生忘死,建下了盖世功勋,是一把好刀,就目前帝国政局来说,皇帝不会收刀入鞘,相反,皇帝为了逆转政局,会继续挥舞这把刀。
第二次东征期间,皇帝用这把刀斩落了杨玄感及其同党,重创了帝国保守势力;第三次东征期间,皇帝又用这把刀摧毁了高句丽,虽过犹不及,但这把刀的锋利程度却已是举世皆知。那么,东征结束后,皇帝手里的这把刀,将砍向何处?
伽蓝豁然顿悟,对皇帝的远见卓识和坚韧毅力大为敬佩。
东征结束了,帝国接下来是“安内”,还是“攘外”?当然是攘外。正是因为来自大漠北虏的威胁越来越大,皇帝才发动了西征和东征,试图在大漠北虏尚未对帝国发动战争之前,抢先一步削弱西土诸虏和远东诸虏的实力,遏制东北西三大地域的外族势力结盟共击中土之可能,确保帝国安全和中土之统一。
如今帝国国内矛盾爆发,国内叛逆蜂起,都是因为年复一年的攘外战争对国力的过度损耗所造成,因此,接下来帝国的当务之急虽然是“安内”,但假如停止“攘外”大计,任由大漠北虏发展和壮大,那么很显然,在外部威胁越来越大,南北战争随时都会爆发的情况下,安内会变得异常困难,甚至会陷入腹背受敌之困境,所以,“安内”虽然急迫,“攘外”大计也要继续进行。
当然,以目前帝国局势来说,在西征、东征之后,再进行大规模的北伐已不现实,帝国已没有足够国力以战争手段来打击大漠北虏。目前唯一能做的也就是以政治上的合纵连横并辅以局部战争来缓解大漠北虏的威胁,继而竭尽全力拖延南北战争的爆发,给帝国赢得稳定国内局势和恢复国力的足够时间。
如此一来。皇帝把伽蓝赶出军队,却任命他为涿郡太守,同时撤消龙卫军编制,却又把这支军队继续交给伽蓝指挥。其原因就不言自明了、
伽蓝又干回老本行了。伽蓝在西土的时候便是双重身份,明为西北军卫士,暗为老狼府秘兵,执行的都是裴世矩所拟制的西土策略。现在他“升级”了,还是双重身份。明面上他是涿郡太守,暗地里却统率秘军,执行的是皇帝和中枢所拟制的“攘外”策略,其目标便是北方诸虏。不过这种事见不得光,一旦摆到明面上,以东.突厥和铁勒人为首的北方诸虏联盟必然以此为借口,与帝国交恶,甚至主动发起攻击。不断向帝国施压。以试探帝国的反应,倘若帝国示弱,接下来便是“狂风暴雨”,北疆防御必定陷入深重危机。
伽蓝沉思良机,冲着裴世矩深深一拜,“请明公面授机宜。”
裴世矩欣慰一笑。对伽蓝的表现非常满意,他轻轻摇手。低声说道,“你对北虏了解甚多。你且说说。”
伽蓝从西土打到远东,当然对北虏甚是了解,再加上他对历史发展的预知,使得他对天下大势的认识总是高人一筹,而从裴世矩的角度开看,伽蓝以较低的身份地位以及几乎是完全闭塞的消息来源,竟然能够与帝国中枢一样预测到未来,而拥有这种高瞻远瞩的能力,实在是天赋异禀,理所当然要人尽其才。
伽蓝也不谦让,侃侃而谈。
西土局势虽有反复,但已经达到了削弱西突厥,打击铁勒,重创吐谷浑,臣服西域诸国的目的。如今西突厥的战略重心在葱岭以西,所以表面上看西突厥再次进入了西域,并在西域与中土形成了抗衡之势,但实际上正是因为这两大强横势力瓜分了西域,造成西土诸虏不得不在两大强者对抗的夹缝中艰难生存,他们谁也不敢得罪,由此也就困守一隅,无法发展壮大,继而也就无法对两大强者形成威胁。
远东局势虽然一边倒,表面上看帝国在军事上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实际上帝国却陷入了政治上的被动。为了维持帝国在远东的政治利益,帝国不得不把势力范围拓展到半岛,在重建高句丽的同时,代替高句丽钳制远东诸虏,以维持远东地区的稳定。当然,这一国防和外交战略,虽然对内来说加重了国力的耗费,加深了国内的政治危机,但对外来说却彰显了帝国的强大,可以有效遏制远东诸虏的野心。其中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暂时没有结论,相关证据还要从远东局势的发展,以及汉虏之间必然存在的南北对抗的发展中,逐步求证。